辽宁当地特色

[编辑]

关东三大奇、三大怪

    “棒打獐子,瓢舀鱼,野鸡钻进饭锅里。”这三大奇讲的是关东丰富的物产。人参、貂皮、鹿茸角是著名的“关东三宝”。
        “窗户纸糊在外,养好孩子孩吊起来,大姑娘吊个大烟袋。”这三大怪是过去关东独特的民俗, “窗户纸糊在外,大姑娘吊个大烟袋”反映了山民贫穷、单调的生活,现在已不多见了。而“养好孩子孩吊起来”,说的是将生下来的小孩放在“悠子车”里,悠子车用四跟麻绳栓好吊在天棚木杆上,推一把悠车,小孩在里边悠哉游哉。

满族风俗

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。“笊篱姑姑舞”是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,这种舞的唱词突出反映了满族的服饰、饮食等传统风俗。
        满人的服饰颇具北方游猎骑射民族的特点。男女老少日常穿的主要服装是旗袍。在清朝,“旗袍”曾作为国服在全国推广。它的样式特点是:圆领,大襟,四面开禊,配以扣挂。女人穿的是直筒宽袖长袍,显得修长秀丽,婀娜端庄。男人穿的是马蹄袖袍挂,便于激烈动作和马上运动。满族妇女的旗袍很讲究装饰,在衣襟、袖边、领口处都镶嵌几道花条或彩芽儿,有的要镶上18道花边,再配上五彩缤纷的“大绾袖”,艳丽而典雅。
        满族妇女一般不裹足,俗称“大脚”,她们穿的是一种高跟木底的“旗鞋”,而满族男人则以穿靴为主。
        长期以来,满族人从事农业,蒹有狩猎、采集等多种经营。主食是小米,喜粘食。善于养猪,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。逢年过节吃饺子,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。满族的点心以“萨其马”最为人们喜食。满族人嗜好烟酒。
        满族人的住房,一般东南开门,其外形酷似口袋,三面设炕,西炕供奉祖先神位,俗称“口袋房,蔓子坑”。
        满族满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风,每逢娶妻生子,造房迁居,就职荣升等重大喜庆事都要祭祖祈福,举行隆重的“跳家神”祭祖仪式。

满族概况

满族人口有1000多万,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,尤以辽宁最多。少数聚居在一些大中城市。清代以来,由于满汉长期通婚、杂居,满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。满族信奉萨满教,后来还信封佛教。
        辽阔的关东大地是满族的发祥地。这个历史悠久、勤劳勇敢的民族,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它和它的先祖女真族人曾两次入主中原,建立了与南宋长期对峙的金朝和大一统的清王朝。清王朝从太祖(努尔哈赤)、太宗(皇太极)的开国立业,越过康熙、乾隆的百年盛世,经历同(治)光(绪)衰败,慈禧太后垂帘听政,到1911年走完了它统治中国长达267年的历史。
        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,属于阿尔泰语系。满族最先借蒙古文字。1599年,努尔哈赤命大臣额尔得尼和扎尔古齐尔盖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“无圈点满文”,1632年皇太极命达海改进满文,这种有圈点的新满文一直沿用至今。17世纪40年代后,满族普遍使用汉语,目前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了。
        满族人的姓氏原都是满语,如:爱新觉罗氏、那拉氏等,有的姓氏前还冠以由于部族名称,如:叶赫那拉氏、哈达那拉氏等。满人入主中原后,受汉族的同化,也开始使用汉姓。如:爱新觉罗氏姓金,富察氏姓傅、那拉氏姓那等。

满族主要禁忌

    满族人对狗情有独钟,不准打狗,不杀狗,不吃狗肉,不戴狗皮帽子,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,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,更不能说狗的坏话,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,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,这与他们重视狩猎活动有关。
        满族以“西”为上,特别忌讳一般人,尤其是年轻人坐西炕,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。
        满族人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,忌在索罗杆上栓牲口。

本条目最后由 0.0.0.* 更新于2007-05-05 03:50:35 查看历史版本

城市名: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价格范围: 宾馆名:
什么地方?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餐馆
  • 关  键  字:
  • 出  发  地:
  • 价格范围:
  • 行程天数: